近日,《北京市国资委国有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首都发展为统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市属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举措,现结合《规划》中的核心亮点进行解读分析。

  关键词一:谋篇布局

  为更好地发挥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重点把握了“四个突出”,即:

  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规划》在目标设置上凸显高质量发展导向,新增设效益效率指标,着力推动总量指标高于全市GDP增速,净利润、利润总额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增速,积极引导企业在实现“量的提升”基础上加快实现“质的飞跃”。在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上贯穿高质量发展核心要义,明确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科技创新驱动、布局优化调整、高精尖产业发展等,提出了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突出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在战略举措部分首次单独设置“服务保障首都新发展”章节,围绕服务“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升“四个服务”水平,注重“五子”联动有机统筹,对标对表全市重大战略任务,凸显国企责任,提升国有企业服务首都发展的能级。

  突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规划》从布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引导企业加大在创新能力体系和高精尖产业领域的投入力度,推动国有资本向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价值链高端集中,加快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一批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的“链长”企业。在智能交通、科技冬奥、产业升级、城市管理等领域推出一批应用场景,积极构建协同创新生态。

  突出激发国企发展活力和效率。《规划》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抓手,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在激励约束、市场化选人用人等关键环节提出了一些探索性举措。同时,突出放活与管好相结合,加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加强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提升企业内控体系有效性,促进企业稳健发展。

  关键词二:总体思路

  科学研判“十四五”时期国有经济面临的形势,明确《规划》的总体发展思路,概括为“三四六”,具体而言: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坚持聚焦“三个变革”。

  ——坚持聚焦质量变革,突出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

  ——坚持聚焦效率变革,持续提高资本效率、劳动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高端集聚,努力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和价值创造最大化。

  ——坚持聚焦动力变革,把科技创新摆在首位,以深化改革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蓄能增势。

  把握“四个关键”,着力构建国有经济发展新格局。

  ——深化改革: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抓手,加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持续提升国资国企改革综合成效。

  ——创新驱动:坚决落实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利用首都科技优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抓住人才和机制两个关键点,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在解决“卡脖子”等关键核心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

  ——优化布局: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进退调整机制,优化存量布局、引导增量投向,加快推动国有资本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产业转型:传承提升既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高精尖产业,在数字赋能、跨界融合、绿色低碳、未来布局等方面积极抢占发展先机,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着力培育一批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的“链长”企业。

  推动“六个提升”,加快培育国有经济发展新优势。

  ——提升数字化和绿色发展水平,鼓励企业加快生产经营数字化和企业管理智能化,积极构建新型数字产业体系,打造标杆典范企业。带头参与碳中和行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挖掘绿色机遇,厚植绿色产业发展新优势。

  ——提升资本运营能力:深化“两类公司”试点,在盘活资产、重组整合、优化配置、价值创造中不断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企业资本运作专业化能力,积极推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不断提高国有资本回报。

  ——提升品牌竞争实力:牢固树立品牌发展理念,提高品牌管理专业化水平,充分彰显品牌内涵和价值,努力打造社会认同度高、市场感召力强的北京国资国企品牌集群,使国企制造、国企服务、国企品牌成为值得信赖、受人尊敬的高质量标识。

  ——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坚持人才发展与企业发展同步谋划,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创新型、专业化、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着力培养造就、吸引凝聚、用好用活各类优秀人才。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市管企业之间以及与央企、中关村企业的合作,持续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提升合作层次。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推动企业“走得出、留得下、发展好”。

  ——提升防风险能力: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范,有效防控投资、债务、境外经营等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加强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内控体系,确保各类风险可控在控,促进企业稳健发展。

  关键词三:战略举措

  为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实实在在成效,《规划》提出了六大举措:

  以服务首都新发展增强高质量发展能级能量。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落好“五子”,助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两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服务保障首都城市功能和社会民生重点领域,带头落实北京碳中和行动,纵深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以布局结构调整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弱项。坚持深耕北京、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提升国有经济对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持保障能力,加强国有经济对创新能力体系建设的投入,强化国有经济在高精尖产业领域的布局,促进国有经济合理有序流动。

  以科技创新驱动强化高质量发展战略支撑。积极营造敢为人先的创新氛围,增强企业创新内生动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科技攻关重地和原创技术策源地,鼓励头部企业带动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产品和技术加速迭代。

  以全面深化改革激活高质量发展强大引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加快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以产业转型升级构筑高质量发展坚实根基。做优做精城市公共服务业,切实降本增效,助力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做强做大先进制造业,巩固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水平,积极布局机器人、氢能、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提质增能现代服务业,焕新提升都市产业。

  以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保障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关键词四:服务保障首都新发展

  聚焦服务“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升“四个服务”水平,推动企业提高政治站位,凸显国企责任,全力做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服务保障,注重“五子”联动有机统筹,在全市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中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

  围绕全力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通过“协同创新+场景应用+人才保障+空间载体+科技金融”等营造一流的创新生态。依托土地、资本、产业等资源优势,主动服务好“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参与全市应用场景“十百千”工程,在智能交通、科技冬奥、产业升级、城市管理等领域推出200个以上新应用场景,强化人才、空间和金融等要素服务保障。

  围绕参与“两区”建设,充分把握“两区”政策叠加优势,推动金融、商务等领域扩大开放,支持企业参与发起设立S基金,打造高水平国际化的北京绿色交易所,组建会展集团;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品牌经济和夜间经济,积极参与重点商圈改造,加快推进低效楼宇硬件升级、功能调整,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围绕大力推进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聚焦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起成立数字经济产业联盟,研究制定市管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深入推进“上云用数赋智”,实施“数字+”行动,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围绕服务保障首都城市功能和社会民生重点领域,助力城市副中心建设,精心打造服务国际交往的会客厅;聚焦“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提升交通、能源、市政等领域智慧便捷服务水平,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物业管理两个“关键小事”,提高城市运行领域应急处置能力,积极推进城市更新。

  围绕带头落实北京碳中和行动,践行绿色北京发展战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布局绿色低碳新兴产业,深入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强化低碳技术创新,积极开展碳中和先行示范,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

  围绕纵深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带头落实新一轮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鼓励企业将产业、交通、公共服务、养老项目向北三县延伸布局,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发展建设;巩固提升“轨道上的京津冀”,统筹指导国有企业在津冀集中布局,共同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品质;高标准做好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