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按下“换电”业务加速键

  强强联手共筑绿色能源服务圈

  ——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增资案例

  在“新基建”的利好背景下,换电模式近年来站上新能源汽车风口,引来各大整车厂商及上下游企业的纷纷抢滩布局。为快速拓展这一市场、巩固自身综合实力并提升产业协同创新能力,北汽蓝谷旗下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启动新一轮增资扩股计划,于2021年3月通过北交所引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爱思开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和廊坊安鹏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3家投资方,共计增资2.25亿元;原股东北汽新能源同步增资1.07亿元。四家投资方将从资金链、技术链、产业链等方面为蓝谷能源换电业务赋能,共同构建以“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的绿色能源服务生态圈。

 

  首次写入“新基建” 换电模式站上风口

  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厂收割机”,仅2021年第一季度就有数家互联网科技巨头躬身入局:1月11日,百度宣布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时隔两日,阿里与上汽联合成立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智己汽车”在中美英三地发布新车型;3月30日,小米雷军宣布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并称之为“人生最后一次重要创业”;随后,依靠网约车起家的滴滴也宣布造车项目已经启动……

  也有另辟蹊径者。在智能汽车及车联网领域布局多年的华为这次就没有选择下场造车,而是将自身定位于“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蓝谷)正是与华为牵手的车企之一,其旗下高端品牌ARCFOX极狐与华为联合打造的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不久前在第十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惊艳亮相。这款智能豪华纯电轿车的车身、底盘、三电系统等机械结构由北汽蓝谷研发,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技术开发则由华为主导,代表了华为目前最高阶自动驾驶水平。

  图1:北汽蓝谷与华为联手打造的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 

  如果说智能化代表了新能源汽车的未来,那么换电模式则是有效解决行业发展瓶颈、推动产业走向成熟的强大动力。所谓换电模式,是指通过集中式充电站对大量电池进行集中存储、集中充电、统一配送,并在站内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电池更换的商业模式。与充电模式相比,换电模式主要具有以下优势:首先是补电速度快。采用换电模式的电动汽车换电时间约为1-3分钟,与传统燃油汽车加油时间相当;而采用充电桩进行充电,即使是功率达到40KW以上的快充桩,也需要1-2个小时才能将车辆充满电。其次是电池寿命延长。换电站通常采用慢充策略,集中控制进行低功率充电,并定期对电池进行均衡、优化。车主无需再为电池的寿命和质量担忧,同时还可以充分享受电池升级技术所带来的红利。再次是购车成本降低。基于换电模式实现的“车电价值分离”商业模式颠覆了整车打包销售的传统商业模式,用户不再需要一次性买断成本占比高达25%-40%的电池包,而只需按月支付相应的使用服务费,从而大幅降低了一次性购车成本。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长期国策,然而在补贴逐步退坡的背景之下,市场亟需降低整车成本以增强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车的竞争力,换电模式因此而受到政策“力挺”:2020年4月,国家工信部、财政部等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到自2020年起享受政策补贴的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但支持换电的车辆不受此规定限制;5月,换电站首次以“新基建”概念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将“建设充电桩”扩展为“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再次提出将大力推动充换电网络建设,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为落实上述发展规划,国家工信部、国家能源局于2021年4月在全国范围内联合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将以城市实际需求为基础,制定合理可行的换电模式车辆推广目标,鼓励在公交、出租、城市物流配送、港口、矿山等公共领域率先试点,在私人领域推动商业化运营。

  在种种利好政策之下,换电模式已然站上新能源汽车风口,说其是一片蓝海也并不为过。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共有充电桩80.7万台,换电站仅有555座,不及充电桩总量的0.07%,且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及新能源汽车推广较好的省市;从车桩比来看,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充电桩数量比约为6∶1,远未达到3∶1的合理范围,换电站的缺口更是十分巨大。据预测,随着换电站建设逐渐呈规模化发展,仅出租车和网约车等领域的市场规模就将近千亿元,这也引来各大整车厂商及上下游企业的纷纷抢滩布局。

  布局换电赛道多年 蓝谷能源欲寻“合伙人”

  在换电模式受到如此热捧之前,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新能源)在该领域的布局已长达十余年。公司创立于2009年,由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集团)发起并控股,是我国首家独立运营、首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并率先倡导换电模式的新能源汽车企业。2017年7月,公司完成B轮融资和员工持股,并于2018年9月27日借壳上市,成为中国新能源整车第一股,公司中文名称变更为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20年6月,北汽蓝谷已在全国19个城市建成并启用了187座换电站,投入运营的换电车辆达1.8万台,已累计完成换电480万次,换电车辆行驶总里程达到6.9亿公里。

  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谷能源)是北汽蓝谷旗下唯一从事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增值服务与运营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公司成立于2016年6月,由北汽新能源和河南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电池研究院)共同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持股比例各为50%。公司前期业务定位于动力电池新体系电芯产品开发、先进动力电池原材料开发和制备等,后于2017年11月在北京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进行了第一轮增资,引入4家产业链上下游投资方,注册资本增至5840万元,股权结构变更为:第一大股东北汽新能源持股39.95%,第二大股东河南电池研究院持股26.37%,第三大股东万帮新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3.70%,剩余股份由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新鸽摩托车有限公司和河南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持有,持股比例分别为11.42%、6.85%和1.71%。

  图2:蓝谷能源第一轮增资后股权结构图

  蓝谷能源在第一轮增资后进行了业务转型,主营业务扩展为能源服务、动力电池评估及梯次利用三大板块。能源服务中的换电业务为公司核心业务,也是未来的发展重点;动力电池评估及梯次利用为“两翼”业务,是未来强有力的增长点,同时也是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增值服务和运营不可或缺的产业链有力补充。在换电业务板块,蓝谷能源依托北汽新能源在试验、数据及整车开发方面的资源优势,研发出具有多平台兼容、占地面积小、成本较低、可智能充电和智能运营等领先优势的换电站,并进行了产业化生产。目前公司已完成换电站SA02、SA03版本的研制开发且已交付客户使用,正在进行换电站SA05版本的研发工作,将其打造为光储充换四位一体的能源服务站。作为行业骨干企业,蓝谷能源还参与起草了《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GB/T 40032-2021),该标准将于2021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是汽车行业在换电模式领域制定的首个基础通用类国家标准,解决了换电模式无标可依的紧迫问题。

  作为一家定位于“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运营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企业,蓝谷能源自身发展与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高度同频。2020年发布的《中国传统燃油车退出时间表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有望在2050年以前实现传统燃油车的全面退出,其中公交车、出租车、分时租赁及网约车等车型的传统燃油车会先行替代或退出,私家车和普通商用车紧随其后。退出时间表的确定意味着“油改电”业务窗口期的开启,新能源汽车在出行领域的需求即将爆发。

  对于蓝谷能源来说,当下第一要务就是快速拓展市场、巩固自身综合实力并提升产业协同创新能力,占领“换电站”这一能源供应网络核心的技术高地,从而掌握更多市场话语权。但由于公司目前注册资本仅为5840万元,加之近三年来一直处于产品研发和业务转型阶段,各产品仅小批量试制销售,收入较少,这些都不足以支撑公司的长远发展,必须寻求产业和资本的双重助力。

  多方资本入局 共筑绿色能源服务生态圈

  2020年2月,蓝谷能源第二轮增资扩股计划得到北汽集团同意批复,项目于3月26日在北交所挂牌,公告显示,拟征集不超过8个投资方,拟募集资金金额不低于1.09亿元、不超过3.09亿元。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市场拓展、产品研发及配套生产能力建设、技术迭代升级及补充流动资金等。在投资方遴选条件中,与融资方主营业务的互补性及协同性,在出行服务、能源服务或新能源电池领域上下游产业链方面具有投资或运营经验等都成为重点考虑因素。

  截至8月25日披露期满,蓝谷能源共征集到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爱思开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思开新能源)和廊坊安鹏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廊坊安鹏基金)等3家合格意向投资方。经融资方股东会确定以上3家企业为最终投资方,增资金额共计2.25亿元,对应持股比例分别为8.89%、13.33%和30.41%;融资方原股东北汽新能源采取非公开协议方式进行同步增资,增资金额为1.07亿元,持股比例变为34%。投资方、融资方与融资方原股东分别于2020年11月2日和2020年11月11日签订《增资协议》。

  2021年5月,蓝谷能源再次进行股权转让,原股东万帮新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河南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将所持股份全部转让给新股东海南华朴绿色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图3:蓝谷能源第二轮增资及股权转让后股权结构图

  第二轮增资中,蓝谷能源凭借在换电等业务上的前瞻布局和技术优势赢得多家资本青睐,投资方将分别从资金链、技术链、产业链等方向为蓝谷能源换电业务赋能,共同构建以“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的绿色能源服务生态圈。

  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其动力电池使用量自2017年起连续4年位居全球第一。宁德时代与北汽蓝谷的牵手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彼时北汽新能源纯电动汽车规模化示范运营刚刚拉开帷幕,首批400辆E150EV纯电动汽车搭载的就是宁德时代电芯。宁德时代今后将与北汽蓝谷共同探索基于车电分离模式的电池租购、换电运营、梯次利用、电池回收等新商业模式,打造电池全生命周期服务闭环,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进程。

  爱思开新能源是韩国能源先锋企业SK Innovation(以下简称SKI)的全资子公司。SKI自2005年起开展动力锂电池研发制造业务,2020年其电池装机量位列全球第六名。SKI此前也已被北汽集团选择为电池供应商,提供的电池来自于其在常州投建的动力电池工厂。此次SKI通过子公司参股蓝谷能源,为其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展电池服务事业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双方将基于各自核心技术优势展开合作,共同探索将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商业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和SKI(均包含子公司)都是北汽新能源重要的电池供应商。据电车汇统计,2020年1-13批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中北汽新能源共计申报了40款车型,其中宁德时代配套23款,SKI配套10款(均为ARCFOX极狐车型)。但显然他们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意在通过与换电站建设运营企业的深度绑定在这个市场上分得更多“蛋糕”。

  在另两家投资方中,安鹏基金是由北京汽车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和廊坊蓝天基金共同发起设立的专项私募基金。廊坊蓝天基金为北京中关村协同创新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产业组织基金,坚持硬科技的投资逻辑同时搭建科技创新生态,旨在以金融资本促进环保科技进步、促进京津冀环保绿色经济的协同创新发展。安鹏基金将以北汽集团和中关村强协同战略为依托,为蓝谷能源提供股权投资、汽车金融、创新孵化等方面的资本支持,培育其市场竞争力,反哺集团主业;北汽新能源此次同步增资蓝谷能源,则显示出其继续推动换电模式发展和应用的战略决心,并将为蓝谷能源实现产业链资源整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布局换电模式不仅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更是融入能源变革趋势,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国家战略需要。可以肯定的是,在国家对换电模式的“力挺”之下,这一市场将迎来更多入局者。我们期待各方能够共同破解行业痛点,深入探索商业模式创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新动能,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树立典范。